更多服务
中国硬实力:创新底气与活力
来源:浦东发布 日期:2023-12-07 浏览

  中国造船业的蓬勃发展备受关注,数据显示中国造船新接订单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67.0%,这一数字令人瞩目。那么,

  

  究竟是什么推动了中国造船业的迅猛发展呢?位于上海的“造船岛”或许能给我们一些答案。这座小岛上不仅拥有百年历史的造船老厂,

  

  还吸引了众多与造船相关的产业。从LNG运输船、大型邮轮到航空母舰,这里都完成了精湛的建造。

  

  沪东中华造船厂主打的LNG运输船更是成为了这座岛的一颗璀璨明珠。过去,该厂生产的LNG船配套设备都需要从国外进口,但如今,

  

  随着国产化配套的发展,这一状况正在发生改变。由于市场发展的变化,沪东中华造船厂搬迁上了这座小岛,扩大了生产规模。

  

  这一举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配套企业纷纷“上岛”,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产业链。据报道,

  

  如今为LNG船配套的国内制造企业已经超过了130家。这一连串的成功案例不仅使得沪东中华成为了产业链上的“链长”,

  

  也通过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帮助产业链上的企业接连突破了LNG运输船的关键技术。正是得益于这些发展,

  

  中国造船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更多的订单和影响力。沪东中华船厂的交付能力在过去5年中翻了一番,这让他们手持LNG船订单超过40艘,

  

  成为全球LNG船接单量的第二名。百年船厂换赛道,从几千万产值到4个亿,沪东中华船厂“链长”带动配套企业实现了共同富裕。

  

  要当好“链长”,除了带动企业进步的实力,眼光也很重要。江南造船厂成功的秘诀又是什么呢?来看看江南造船厂的故事。

  

  江南造船厂有着150多年的历史,曾是中国第一个在国际租船市场挂牌交易的船厂。在散货船行情兴旺时,他们却选择暂停承接散货船新订单,

  

  为什么呢?原来,他们选择了当时最具有市场潜力的一种船型——超大型乙烷运输船。但要换赛道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没有成熟技术,

  

  就得自己想办法。设计一艘新船是相当复杂的,要经历许多方案和模型的计算,没有学习样本,一切从零开始。研制全球领先的超大型乙烷运输船,

  

  攻破上百项技术难关,用了整整8年时间,终于造出了具有完整知识产权的B型舱超大型乙烷运输船。如今,

  

  这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型乙烷运输船已经交付了4条,第5条船也马上要进入试航阶段。智能化让传统造船业驶出“新航迹”。

  

  中国船厂的转型之路,从过去的低技术船型到现今的高附加值船型,一路创新不断。然而,新技术的应用却带来了新的挑战,

  

  制造能力跟不上市场需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今的造船厂与以往大不相同。现在,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船舶制造的重要支撑,

  

  在“数字样船”的模型下,人们可以通过3D眼镜身临其境地观察一艘船的内部结构,这种数字化工具的运用大大提高了设计和制造的效率。

  

  不仅如此,中国船舶江南造船还启动了5G智能制造创新实验室、焊接制造实验室、低温实验室等多个试验工厂。

  

  这些数字化制造技术和智能化装备的应用,将为船舶制造解决哪些问题呢?记者在造船厂发现了一个被称为吊马的零件,

  它对船舶交付期限至关重要。造船模式的改变,使中国造船业取得了新的突破。据报道,2023年1至10月,中国船舶的造船完工量、

  新承接船舶订单量、手持船舶订单量三大指标全球领先,成为唯一一个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的国家。这些变化,

  标志着中国船舶制造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举报/反馈

浦东招聘网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