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6天,41场系列活动,线下累计吸引近5000人次国际航运专业人士参加,线上超过2万人次参与,作为中国内地首次大规模长时间举行的综合性航运系列活动——首届“浦东航运周”近日落下帷幕,一场航运“好戏”让全球航运界“名角”唱戏,将“中国声音”传入国际航运市场。
参加了“浦东航运周”的希腊航运金融高管协会主席George Xiradakis十分感慨地表示:“首届‘浦东航运周’已被写入世界航运历史。”
向全球推出“浦东品牌”
上海首次以“航运周”的形式向全球航运界推出“浦东品牌”,旨在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布局高端航运服务业和促进航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活力,为国内外航运专业人士提供全新的交流合作平台。
12月4日至9日,在“浦东航运周”组委会的支持和统筹下,41场系列活动由超过35个市场主体主办,深刻演绎了“企业当主角”的活动宗旨。
翻开系列活动目录,主办方既有中远海运集团等航运央企国企,也有润通航运服务、运去哪物流科技等民营航运企业,还有海通期货、永安期货、中财期货等金融机构;既有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希腊航运金融财务管理人协会等国际航运经济组织,也有中国船东协会、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等行业组织等。
聚焦航运最新发展趋势
“浦东航运周”期间,聚焦国际航运最新发展趋势,来自全球的嘉宾演讲精彩纷呈,与会者也聆听了一场场真知灼见的分享。12月6日下午举办的“打造面向全球的亚太仲裁中心 更好服务浦东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区建设”专题研讨会透露,当前上海正在着力提高航运法律服务能级和水平,更好服务和保障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航运企业、造船业、航运法律、海事仲裁、海事法院、海事律师、保险公估服务的相继完善也凸显出上海航运业的产业集聚效应。
近年来,国际航运业在多重挑战下迈出转型步伐,越来越多的航运企业通过应用新技术和优化商业模式,在转型发展中抢占先机。在“浦东航运周”上,绿色低碳也自然而然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在12月8日举行的“2023绿色智能航运科创生态论坛”上分享了绿色能源热点。黄震表示,全球航运业将加速进入减碳甚至零碳时代,碳减排成为航运业关键问题,船舶动力能源革命势不可挡。
未来船舶动力的能源变革将寄希望于大规模的光伏风电、水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方式。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绿色电力或零碳电力,电驱动船舶是一大趋势。
企业主体则纷纷抓住这次机会,多场围绕“绿色、低碳”的高端研讨会举办,向业界展示了“中国绿色智慧”。
补齐高端航运服务短板
当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正处在从基本建成迈向全面建成的关键阶段。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区,浦东正加快补齐高端航运服务短板。
在首届“浦东航运周”期间,浦东向全球展现了航运硬核实力。在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大趋势下,浦东正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锻长板、补短板,形成新优势、再上新台阶。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的大型邮轮平台化设计数字系统、中国船级社开发的船舶清洁能源综合评估系统、中远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航运数智化解决方案平台低碳宝等12项创新成果集中亮相,一批高能级航运项目落户浦东。国际航运经济组织和企业把握全球航运业东移机遇,希腊航运财务管理人协会上海代表处落地,搭建中希两国航运船舶融资交流合作平台;德铁承亚隶属于德国铁路集团,专注东方枢纽项目新机遇。随着我国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的交付,邮轮绿色内装和邮轮数字化服务等邮轮制造配套服务企业正在浦东加快集聚发展。
全面覆盖所有26大类船供物料产品的《船供物料产品编码》系列团体标准也在航运周期间正式发布,107家产业链企业共同签署了承诺执行书。这意味着1000余类4300种共计5万项常用船供物料商品实现了“一物一码”,中国航运船供企业将以“中国标准”加速出海。浦东航运办副主任董晓玲表示,“浦东航运周”品牌已初步确立,受到了行业认可。
浦东一直以来积极探索航运制度创新,大力提升国际海空枢纽功能,着力打造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区,为上海基本建成国际航运中心作出了积极贡献。
首届“浦东航运周”的举办只是开端,在深化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区的进程中,浦东正持续全力推进航运改革系统集成,全力提升航运中转能力,全力打造充满活力的航运服务业生态圈,更好融入全球航运网络。
浦东招聘网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