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深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这个街道探索居民区依法治理新模式
作者:鲁琳 来源:浦东发布 日期:2024-01-04 浏览

  

  加装电梯过程中出现矛盾怎么办?管道漏水造成邻居损失又该如何划分责任?在东明路街道,这些小区里的纠纷可以在居民区依法治理工作站调解解决。东明路街道深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已经在4个小区组建依法治理工作站,探索居民区依法治理新模式。

  

  

  

  

  

  

  

  

  

  

  

  

  

  凌八居民区是一个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旧小区,60岁以上老人比例近40%,加梯需求旺盛,加梯工作也在稳步开展中。这天,小区26号楼加梯工程走完程序,正要开始施工,一名居民却反悔了,这名居民认为,加梯工程影响通风采光,施工噪音还会影响其生活,同时他对加梯费用的分摊也有疑虑。凌八居民区依法治理工作站的楼组老娘舅利用自己“人头熟”的优势,敲开他家房门,并邀请他到工作站内的“暖心工作室”协商。

  

  协商时,东明路街道相关职能部门,包括司法所、管理办、建管中心等,与施工方、物业、业委会一起来到现场,为这名居民答疑解惑。他们拿出电梯施工方案、已经施工完毕的楼栋现状以及合同等释法明理,最终消除这名居民的疑虑,加梯工程得以顺利推进。

  

  “法治加梯”实践正是依法治理工作站的一项创新工作方法,依法治理工作站开展工作后,已经成功加梯14台,有效避免加梯过程中的纠纷。针对加梯各环节中容易产生的矛盾点,依法治理工作站充分发挥楼组老娘舅、专业调解员、法律服务志愿者等多元法治队伍力量,健全协商协调机制,把普法、释法、析法融入加梯纠纷调解全过程,实现加梯矛盾及时化解。

  

  依托“暖心工作室”议事平台,居民可以围绕普遍顾虑的通风采光、车辆通行、占绿等问题民主协商。社区律师、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楼组老娘舅等则从法、情、理的角度,精准施策,逐户突破,把矛盾纠纷消弭在源头。

  

  依法治理工作室也在其他社区纠纷中发挥作用。居民解某家中漏水,造成房屋受损与其他财产损失,他认为楼上居民张某应该负责。但张某并不认同,2年前两户人家也曾因漏水问题发生纠纷,勘查发现漏水是公共管道老化所致,张某不认为这是自己的问题,再加上之前与解某发生过不愉快,因此拒绝调解。

  

  依法治理工作站的志愿调解服务队得知情况后,协调双方检查漏水点,发现仍是公共管道老化漏水,由物业维修处理。随后工作站将工作重心放到矛盾调解上,法律明白人、楼组老娘舅等共同参与,厘清双方的义务责任,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互相谅解,并从诉讼成本、时间成本、实质处理效果等多方面分析,促使双方达成一致调解协议。

  

  “我们选取近年来在社区治理方面情况较为复杂、难题亟待突破的典型居民区,作为依法治理工作站试点点位,将党建引领、民主协商、法治保障、项目规范的制度优势深度融合,创新居民区依法治理模式,高效、便捷地服务社区治理,以此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东明路街道相关负责人称。

浦东招聘网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