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济南市济阳区:奋力谱写高质量北部中心城区建设新篇章
来源:浦东发布 日期:2024-01-17 浏览
见习记者 石晟绮 通讯员 门波 周志昊1月16日,济南市济阳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会上,济阳区委副书记、区长黄晓广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济阳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市“项目深化年”安排部署,锚定全区“12345”发展思路,突出抓好“十大攻坚行动”,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工作提升,奋力谱写高质量北部中心城区建设新篇章。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加快推进139个重点项目建设2023年,济阳区紧紧围绕“12345”发展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全市“项目突破年”部署要求,聚焦“发展提升·工作提质”,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初步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30亿元,增长27.3%;进出口总额完成53.5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024年,济阳区将全面落实全市“项目深化年”部署要求,坚定“项目为王”理念,以项目突破带动发展提速增效。提质提速项目建设,加快推进139个重点项目建设,力促海冠电力、神州食品等60个项目开工,确保科迈隆、汉方中药制剂产业园等40个项目投产达效,完成投资112亿元以上。同时,大力开展精准招商,力争全年新签约项目60个以上、签约额300亿元以上。支持企业参加“境外百展”市场开拓计划,促进外资外贸稳存量、扩增量,新增外贸进出口企业10家以上,外贸进出口额增长5%。扎实开展“要素保障”攻坚行动,持续强化要素保障。全力保障土地供应,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完成批而未供、闲置低效用地处置800亩以上。拓宽资金筹集渠道,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区属国有企业破解融资问题,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畅通政金企对接,鼓励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领域投资运营。

  聚力推动动能转换助力产业发展高质高效2023年,济阳区不断塑优培强、优化升级,以产业发展支撑经济增长。未来一年,济阳区将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制造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力争全年实施工业技改项目70个以上,净增规模工业企业11家以上。集聚发展主导产业,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一方面,扎实开展“新型工业化”攻坚行动,开展传统产业技改升级行动,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未来产业,发展壮大5G通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加快打造黄河北区域性消费中心。在深度挖掘文旅消费热点的同时,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推进跨境电商、直播带货、即时零售等新模式新业态成长。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建设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平台,实施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着力实施“闻韶人才”领航工程,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探索建设“青年人才港”等人才服务阵地,引育各类人才3500人以上。

  扎实推进“城乡融合”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新的一年,济阳区将不断完善功能、提升品质、优化生态,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文化、医疗、就业、基础设施等问题,不遗余力保障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持续提升城市品质,补齐功能设施短板。扎实开展“城市更新”攻坚行动,着力加快安置区建设,稳妥推进4个城中村改造项目,高标准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有序推进国道220东深线改线和国道308改建,全力保障济滨高铁、济南绕城“大北环”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黄河大道北延、滨河片区路网工程。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巩固提升美丽幸福河湖创建成效。聚力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支持新市建设万亩小麦玉米单产提升技术集成示范区,打造“吨半粮、看济阳”特色品牌;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提高农业效益。着力建设宜居乡村,全力抓好“泉韵乡居”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和垛石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试点建设;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提升乡村宜居水平。聚焦人民城市为人民,办好民生实事。2024年,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新增城镇就业2400人以上;围绕“建设黄河以北教育高地”战略目标,持续深化集团化办学、中学生“英才计划”等重点改革;健全医共体管理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大力发展文体事业,持续开展“济阳@黄河”系列文化活动,推进非遗文创产品研发销售,不断扩大“济北手造”品牌影响力。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举报/反馈

浦东招聘网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