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期,国产大飞机蒙皮制造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上海拓璞数控成功研发的双五轴镜像铣装备实现了航空蒙皮“一次扫描、连续加工”,大幅缩短了加工时长。这一创新不仅在技术上取得巨大进展,而且为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的绿色制造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国产大飞机和运载火箭中,蒙皮作为决定飞机疲劳寿命的关键承载零件,对加工工艺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传统的加工方法往往无法满足对薄壁零件的要求,并且存在着污染和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上海拓璞数控的双五轴镜像铣装备则通过镜像铣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难题,成为了加工大尺寸、大柔性超薄曲面的神器,既提高了加工精度和稳定性,又避免了零件的损坏和质量问题。上海拓璞数控的成功研发不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为我国航空航天薄壁件的绿色制造开辟了新的道路。
技术突破将蒙皮加工时长缩短80%以上
国产大飞机蒙皮制造是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环节。由于国产大飞机和运载火箭的轻量化和高强度等性能要求极高,蒙皮作为决定飞机疲劳寿命的主要承载零件,对加工工艺提出了严苛要求。然而,传统的加工方法往往难以满足对薄壁零件的要求,并且存在着污染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上海拓璞数控成功研发的双五轴镜像铣装备,通过创新的镜像铣技术,实现了航空蒙皮“一次扫描、连续加工”的突破性进展。这项技术使得蒙皮的加工时长缩短了80%以上,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镜像铣技术在加工大尺寸、大柔性超薄曲面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不仅能提高加工精度和稳定性,还能避免零件损坏和质量问题的发生。上海拓璞数控作为全球少数掌握镜像铣技术的企业之一,已经在航空航天领域交付了27台/套双五轴镜像铣装备,为我国航空航天薄壁件的绿色制造提供了有力支持。
技术原理及应用
镜像铣技术是指通过将蒙皮等加工对象作为镜面,利用铣削刀具和支撑测量装置的同步运动,实现对薄壁件的高效加工。这种技术的核心在于扫描路径的优化和加工参数的控制。通过精确测量加工对象的形状,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加工轨迹的精确控制和加工参数的优化调整。
目前,上海拓璞数控的双五轴镜像铣装备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大飞机蒙皮制造中,该装备能够高效地加工大尺寸、大柔性超薄曲面,提高了加工精度和稳定性。同时,镜像铣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其他薄壁零件的制造领域,为工业制造领域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上海拓璞数控的发展历程
上海拓璞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由高校教授和工程技术人员联合创立的企业,长期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作为先进制造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不断推动制造业的升级和创新发展。
公司的成功研发双五轴镜像铣装备得益于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创新精神。通过与上海交通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合作,公司积极开展科研项目,吸纳优秀人才,不断拓展研发领域。其中,王宇晗教授作为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支持下,将大量时间用于企业的研发和管理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支持。
同时,为了加快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进程,高校支持教授长期“离岗创业”,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绿色通道。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高校教授深入企业了解行业需求,还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和人才支持。
结论:
国产大飞机蒙皮制造技术的突破标志着我国航空航天工业的又一次进步和发展。上海拓璞数控的成功研发不仅实现了技术上的创新,更为我国航空航天薄壁件的绿色制造开辟了新的道路。镜像铣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新的贡献。未来,随着镜像铣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应用领域的拓展,相信我国航空航天工业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全文共2510字)
举报/反馈
浦东招聘网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