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崛起:中国引领全球清洁能源新时代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氢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形式,正逐渐崭露头角。特别是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日益加大的背景下,氢能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不仅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力量。
氢能产业的迅猛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基础设施不仅是氢能产业发展的前置条件,更是消纳我国可再生能源结构性过剩的关键所在。随着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氢能产业正在助力我国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为了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于2022年3月23日联合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该规划明确指出,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终端用能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这一规划为氢能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其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作为全球最大的氢气生产国,中国的氢气产量持续增长。从2014年的稳步增长,到2020年达到2500万吨的里程碑,中国的氢气产量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其中,煤质氢占据了62%的比重。而在2022年,中国的氢气产量更是跃升至3781万吨,同比增长32%,占据了全球氢气产量的28%。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还拥有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装机量,这为清洁低碳的氢气供给提供了巨大的潜力。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清洁氢气的生产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为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进入2023年,中国的氢气产量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达到了4291万吨。这一数字不仅彰显了我国氢能产业的蓬勃活力,也为全球清洁能源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未来,随着氢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氢能将在交通、工业、建筑等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氢能产业的发展也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完善和优化,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氢能源概念主力净买入前六名个股(24-02-29):
第一名、美锦能源(2.24亿) 公司主要从事煤炭、焦化、天然气以及氢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产品的生产销售。拥有丰富的煤炭和煤层气资源,具备完整的“煤-焦-气-化”产业链,是国内领先的独立商品焦和炼焦煤生产商。同时,公司在氢能领域积极布局,正构建“产业链+区域+综合能源站网络”的三维格局。旗下的飞驰汽车是全国最大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生产基地,具备年产5000台新能源客车的能力。
第二名、隆基绿能(1.57亿) 公司专注于单晶硅棒、硅片、电池和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光伏电站提供全方位的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太阳能组件、电池、硅片和硅棒,以及电站建设和服务。此外,公司的孙公司西安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努力成为全球领先的绿氢装备和方案提供商,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解决方案。
第三名、潍柴动力(9330.02万) 作为国家内燃机研发、制造和销售的骨干企业,潍柴动力在中国柴油机行业中首家在中国香港上市。公司的内燃机产品广泛应用于重型汽车、大客车、工程机械、船用和发电等领域。此外,公司在燃料电池领域也有显著成就,已开通29条燃料电池公交运营专线,并推动建成6座加氢站。最近,公司发布了全新一代120kW燃料电池发动机,具有长寿命和低温启动能力,适用于中重型卡车市场。
第四名、厚普股份(8621.57万) 厚普股份的主营业务包括天然气和氢能加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集成,以及清洁能源和航空零部件领域的核心零部件研发和生产。公司提供EPC工程服务、智慧物联网信息化集成监管平台的研发和生产,并覆盖整个产业链的专业售后服务。主要产品涵盖氢能加注设备、天然气船用和车用设备、EPC工程案例、能源数据中心和云技术等。
第五名、海马汽车(8287.18万) 海马汽车的主要业务是汽车制造和服务,产品线包括7X、8S、S5、S7以及小鹏等系列产品。公司还提供物业服务、金融服务等劳务。汽车产品由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生产,并由相关子公司和销售公司负责销售。在氢能源领域,公司与北京航天研究所合作建设水制氢及高压加氢一体化站,进展顺利。
第六名、雪人股份(7649.75万) 雪人股份的主营业务包括制冰设备、压缩机(组)产品及系统应用、油气服务、中央空调系统以及氢能源业务。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制冰系统、片冰机、冷水机等。在氢能源领域,公司长期从事空压机研发制造及燃料电池相关产品的研发,拥有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和加氢设备的技术积累。目前的产品线包括氢燃料电池系统、空压机和氢气循环泵等。
举报/反馈
浦东招聘网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