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浦东张江:从阡陌农田成长为科学之城和梦想之城
来源:浦东时报 日期:2024-07-26 浏览

在传统影视制作中,针对微小皮肤结构的数字化复原,需要通过后期绘制,工序繁杂且制作周期长。而一群由上海科技大学95后创业团队组成的影眸科技则打开超写实数字人的新世界:通过全脸皮肤微结构算法实现了利用“穹顶光场”扫描数据自动生成数字人的技术。相比传统技术手段动辄3-5个月的制作周期,该设备3天即可“跑完”算法,生成微米精度的数字孪生。

  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的上海科技大学,已在张江科学城扎根11年。在这所全国最年轻的“双一流”高校成绩单里,“人才培养”的分数是拔尖的,该校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有体系,走出了一批批像影眸科技这样的“生力军”。

  从阡陌农田成长为如今的“科学之城、梦想之城”,一批批高水平功能平台在张江集聚,持续提升内生“造血”能力。

  策源能力卓越的创新之城

  上海市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科学城内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均占全市6成;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全市9成。

  此外,张江科学城共有各类创新载体158家(在孵企业近3000家),是全市集聚度最高的区域。全市首批7家高质量孵化器,有5家来自张江。张江科学城还有罗氏、强生等53家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

  影眸科技创始人吴迪在上海科技大学建校10周年科教融合创新发展大会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时特别感谢学校搭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的试错平台。10年间,上科大的教职工从20人增长到1000多人;培养了4000多名本科和硕士、博士毕业生,目前在读学生达6100多人。“早年来张江考察时看到的是一片荒地。高水平的科研才能带来高速转化的新质生产力。我们的教授、学生都在如火如荼搞科研,并推动科研项目快速变成真正的生产力。”上海科技大学科技发展处处长王绛说。

  张江早已成为策源能力卓越的创新之城。目前,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加速在张江布局科研力量,上海科技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加快发展。

  探索根本性科学问题

  在“从0到1”的基础研究领域,越是“无人区”越是要闯,而且要尽早去闯。在张江科学城,不得不提李政道研究所。在李政道研究所的球形大厅,有一幅非常出名的“画”:600米长的画卷记载了宇宙诞生138亿年来的重大物理事件和人类对宇宙演化的理解。

  根据《李政道研究所2035发展规划》,李政道研究所的科学使命是充分发挥大科学研究范式的优势,依托具有极限探测能力的专用科学装置群,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用三个五年的时间,在“极端宇宙条件下物质的起源与演化”这一根本性科学问题的探索方面做出重大突破,形成基础研究的上海学派,到2035年建成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基础科学研究机构。

  目前,针对探索根本性科学问题的需要,李政道研究所已在张江大本营建设了实验室天体物理实验平台、拓扑材料研究实验平台、大规模科学计算平台三个研究平台。

  作为首个落户张江的大科学装置,开放15年来,上海光源服务了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近800家单位、4500多个研究团队的超4.7万名用户,支撑用户完成了2万多个实验课题,在原子、分子尺度上解析和研究了许多重要的物质微观结构和作用机理,解决了许多重要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发表研究论文超过1.1万篇,其中发表在《科学》《自然》《细胞》刊物论文220多篇。

  上海光源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化学、能源环境和医学等学科前沿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其中6项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9项入选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5项入选国外重大科学进展或突破,还有8项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

  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每天清晨9点左右,张江“药谷”就开始“流动”起来,数万名医药从业人员在此穿梭,许多前沿的国产创新药在他们手中诞生。在他们的背后,一批高水平孵化器、公共服务平台为其提供了创新生态所需,极大提高了他们的研发效率。

  在张江科学城,“张江高科895孵化器”已经成为了一张名片,“24小时不打烊”的科创社区在科创圈中打出了名气。895创新基地设在一个集创业孵化、居住、办公、配套于一体的全天候科创社区内,创业者在这里可以专心研发。

  麦峤里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刘相华对此感受颇深。2019年,刘相华来到张江创业,在落地过程中就得到了“张江高科895孵化器”的全方位支持,当核心技术产品得到验证后,又拿下了浦东产学研项目,在张江高科的帮助下完成了A轮融资。

  全市首批7家高质量孵化器,有5家来自张江,包括ATLATL飞镖创新研发中心、莘泽“智星港”、中科创星、PNP璞跃上海、XNode创极无限。“目前已有首批7家企业入驻,正在按照高质量孵化器的要求,全面开展面向未来产业的超前孵化和深度孵化工作,同时完成硬科技项目储备入库25个,其中落地张江的企业有10个。”中科创星上海高质量孵化器相关负责人透露,已与张江集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在张江打造未来技术原始创新策源地和硬科技产业承载区。

  “从0到1”“从1到10”“从10到100”,在张江,大科学设施守望科学城星空,高水平科技创新机构加速集聚,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步履不停;在张江,人才、资金、技术以及专业的孵化服务造就了“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助力打造国际一流的硬核科技创新创业生态高地。

浦东招聘网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