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浦东书院民宿产业渐成规模
来源:浦东时报 日期:2024-08-07 浏览

在位于浦东东南角的书院镇,可以品瓜果、享野趣,还可以感受乡村里的科创,听一听红色革命故事,现在,这里的文旅配套进一步丰富——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民宿接连开业,成为书院乡村休闲旅游的新亮点。

  回乡创业带来民宿热

  走进位于书院镇洋溢村的吾遇素月民宿,仿佛进入了一座小型乐园。房屋后面,大片草坪带来满眼绿意,中间铺设着石板小径,还有爬满藤蔓的架子带来荫凉;在前院,则有一汪游泳池,一只大号的粉红色充气天鹅漂浮在水面上,等待着孩子们来玩乐。

  这是书院第一家五星民宿,民宿的主人叫康伟佳。因看好民宿市场,2018年,他从原单位辞职,专心研究民宿,去了云南大理等国内民宿发达的地方进行考察调研,最终决定回到家乡,前后投入600万元把自家的老房子重建成民宿。

  2019年,吾遇素月拿到浦东新区颁发的《行业综合许可证》,成为浦东首批颁证的6家民宿之一,并于当年底开业。此后,郊区民宿成为市民们“足不出沪”出行放松的好选择,吾遇素月迎来了不错的发展。现在,康伟佳又和亲戚朋友合作,在书院另外的村运营了两家民宿。

  在离洋溢村不远的外灶村,一家家民宿也在不断开业。离外灶村科创田园不远的地方,同样是“80后”回乡创业青年的祝美欣,也把自家宅院改建成了民宿,并起了一个跟当地原地名“里三灶”呼应的名字:礼三照。整个民宿装修风格中式雅致,让到这里的人不由放慢脚步。祝美欣说,民宿虽然今年才正式开业,但生意不错,周末和节假日经常满房。

  同样在外灶村,还处于试运营阶段的楚院人家民宿,请了同济大学的教授设计,全白色的外立面十分醒目,还有着宽阔的大院子和露台,即将成为外灶村又一个民宿代表。

  记者从书院镇了解到,随着年轻人回归乡村、扎根乡村,打造品质民宿,截至目前全镇已有持证民宿20家,总数位列浦东第三;20家民宿中,还有5家获评上海市星级民宿。而且,书院镇“80后”民宿主理人占比达到70%。

  看好未来发展前景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在书院运营民宿?区位优势、乡村振兴带来的乡村变化,以及民宿产业自身的发展潜力,成为关键因素。

  “书院是离临港主城区最近的一个镇,而临港有天文馆、海昌海洋公园、鲜花港等旅游项目,耀雪冰雪世界又马上要开业,所以我很看好书院的民宿发展前景。”康伟佳说,而且近几年政府对于民宿发展也很支持,开业办证都非常便捷。

  书院镇有关负责人介绍,民宿开办涉及部门多、材料多、程序多,为了让企业、群众“能办事、快办事、好办事、办成事”,镇里设立了民宿专员,提供一对一服务和专业办证指导,解读办理条件、办理流程,提高办证效率。

  本身是农业大镇的书院镇,四季花开,水清岸绿,瓜果飘香。现在,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乡村环境愈发整洁优美,特别是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建设,让更多年轻人看到了乡村发展的蓬勃生机。

  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外灶村现在已有5家民宿,与村里这两年的快速发展分不开。祝美欣就深刻感受到了村里的变化。“我出嫁后回家比较少,这两年回来发现村里变化很大,业态也越来越多,就跟姐姐商量做民宿,一拍即合。”她说。

  与吾遇素月和礼三照是回乡青年创业不同,楚院人家由“外来”的湖北商会运营。楚院人家民宿负责人李芹表示,之所以到外灶村租下民宅做民宿,就是看中村里的发展和紧挨临港的优势。

  农文旅体商融合发展

  为了让民宿更好融入当地发展,在运营民宿的过程中,在书院镇的支持下,各家也都在探索“民宿+”融合新业态,开发沉浸式体验、特色农产品、非遗传承等系列产品,凸显文化与地域特色,带动当地餐饮、农产品、文旅发展。

  例如,民宿+农业产品“增温”乡村旅游,通过“民宿+”的形式联动属地的农产品和观光、活动体验等其他相关业态,特别是结合书院一年四季果蔬的优势,推介销售各具特色的农副产品,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发展和振兴。

  书院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书院镇拟牵头与上海鲜花港形成联动,进行住宿赠送景点打折券等活动,共同推广旅游资源,形成互补效应。

  同时,未来围绕民宿的农文旅体商深度融合也会更多元丰富。比如,在浦东新区国企参与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港城集团将在洋溢村建设一个乡村综合体项目。根据设计方案,这一综合体将有乡宿酒店、乡村公益空间、特色餐厅、产业办公楼等。

  为促进民宿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书院镇还成立了“乡村民宿联盟”,推动镇域内民宿集群式发展,共同打造书院乡村民宿品牌。“我们要努力把书院民宿品牌做大,让大家一提到书院就想到书院的民宿,真正通过农文旅体商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上述负责人表示。

浦东招聘网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