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新的一款创新药产品已在两个癌种领域推进至三期临床阶段。去年,我们还向一家海外企业转让了两款创新药的海外权益,转让金额高达21亿美元。”宜明昂科董事长、CEO兼CSO田文志表示。宜明昂科扎根浦东多年,坚持走自主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新药道路,专注于抗肿瘤免疫治疗产品的研究开发。
在4月9日举行的2025张江生命科学国际创新峰会开幕主论坛上,《2025张江创新药企全球竞争力TOP15》榜单揭晓,宜明昂科、迪哲医药、和铂医药、和黄医药等15家企业上榜。这批“张江本土培育”的企业,在上市产品、在研产品、临床试验和医药交易四大维度均展现出强劲实力。
加速构建全球竞争力
浦东一直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以生物医药为代表的硬核产业发展。据介绍, 2019年以来,浦东累计获批1类创新药21个(占上海3/4),创新医疗器械31个(占上海58.5%)。今年已获批上市2款1类创新药和4款创新医疗器械。在细胞基因治疗领域,浦东保持先发优势,全国共有6个上市的CAR-T细胞治疗药品,其中3个来自浦东。同时,浦东正在成为跨国药企创新产品首发地,已有2款全球同步研发的产品率先在我国获批上市,实现“同步研发、同步临床、同步注册”。
在良好的生态“热带雨林”中,创新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作为入选《2025张江创新药企全球竞争力TOP15》的企业,迈威生物在浦东张江落地8年,目前已构建了以抗体药物靶点发现与分子发现为起点,覆盖成药性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生产转化等药品研发全周期的创新体系。
近几年,抗体偶联药物(ADC)领域异常火热,全球多家药企纷纷加入布局。迈威生物的核心产品9MW2821是其自主研发的靶向Nectin-4 ADC创新药,是国内企业同靶点药物中首个开展临床试验的品种。“在ADC药物领域,我们拥有新一代ADC定点偶联技术平台,以及包括定点偶联工艺在内的多项专利技术。我们还开发了多个全球第一梯队的创新药品种,其中9MW3011与DISC MEDICINE达成独家许可协议,总里程碑超过4亿美元。”迈威生物副总裁陈曦介绍道。
浦东加快推动创新产品“走出去”,已有3款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在欧美、日本等主流市场获批上市,一大批创新医疗器械也走向国际市场。据了解,从浦东“走出”的和黄医药呋喹替尼作为上海首个且唯一成功“出海”美国、欧洲、日本三大标杆市场的中国原创新药,已在十多个国家(地区)获批。2024年,该药海外上市首年,即实现海外净销售额2.9亿美元。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张江企业许可跨境交易总额超过3000亿元,占全国超1/3。仅2024年,张江药械企业参与的创新药、技术平台交易超过50笔,许可引进近10笔,许可转出超30笔。
在张江对话全球
作为生物医药创新引领核心区,张江已成为生物医药产业链条最完整、生态最优良、人才最集聚、创新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基于2024年发布的《浦东生命科学产业服务生态图谱V1.0》,张江持续拓展深化,汇聚各方力量破解产业协同壁垒,激活创新势能。在峰会开幕主论坛上,浦东生命科学生态合作伙伴共同体也宣布正式启动,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相关主体共同上台按下启动键。
当“全链条”伙伴成为“共同体”后,科技成果转化正在不断加速。“我们想推进一项关于呼吸训练的装置,当把需求跟浦东相关公司提出后,一个月就找到了合适的企业承接需求,随后一个月就做出了样机。这种医工结合的方式让临床需求快速转化成了创新产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科研处副处长刘威表示。
本届创新峰会同期还举行了首场新药新技术高峰论坛暨第六届BIONNOVA生物医药创新者论坛。峰会以“源生无界”为主题,携手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联动,计划在2025年集中打造1场年度开幕主论坛以及3场细分赛道高峰论坛(新药新技术、先进疗法、创新医疗器械)和1场产业周同期论坛(科学智能高峰论坛),升级形成全年度“1+3+1”组合式全球化产业交流会议平台。
“我们持续加强专业化服务,同时从生态营造上,希望通过此类国际化会议平台,能够连接起全球资源,在张江对话全球、聚合全行业。”浦东生命科学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刚说。
浦东招聘网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