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是基本民生保障。目前,浦东新区养老服务体系基本成型,初步构建了体系化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大城养老”浦东样板。为满足老年人在医养结合方面的需求,新区在整合衔接养老服务资源和医疗卫生资源方面持续创新。
截至2024年底,全区共有11家养老服务机构、27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同址或毗邻设置了医疗机构,60家养老服务机构有内设医疗机构,已执业的养老服务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周边医院签订服务协议率达到了100%。此外,还有29家养老服务机构开始了“养老院+互联网医院”的试点。
在养老院“连线”问诊
“如果血压不稳定的情况下,我的建议是让老人背一个24小时的动态血压监测……”入住申江养护院8年的郑阿婆今年85岁,患有帕金森病,由于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导致近期血压不稳,时高时低,这让老人家属有点担忧。为此,养护院利用仁济医院互联网医院,在云诊室连线仁济医院心内科专家,进行线上问诊。
有了三甲医院专家的解答,郑阿婆的女儿施燕宇对母亲的身体情况放心不少,并听从医生建议准备为母亲佩戴相关监测设备,后续根据监测数据为老人进行下一步诊疗。
据悉,新区从2022年开始在养老服务机构探索“养老院+互联网医院”试点,当年建成8家,去年又建成12家,其中就包括申江养护院。截至目前,全区已有28家机构建成,覆盖床位达9000余张,此外,新区各街镇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互联网医院”服务功能已实现全覆盖。
《实施意见》推动创新
浦东民政局老龄和养老服务工作处处长李志伟说,“养老院+互联网医院”试点,只是新区探索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方式之一,其余的还包括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强化医疗养老机构服务衔接等。“把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引入到养老服务机构当中来,通过线上方式实现挂号、配药等功能。”他介绍说,“此外我们还能借此实现远程的复诊、问诊,甚至是床边的验血,就是在床边抽血之后,通过冷链送到二三级医院,以及24小时心电图监测等。”
一系列的养老服务创新背后,有着坚实后盾。为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新区根据《关于进一步深化本市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措施》(沪民养老〔2024〕5号),去年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浦东新区养老服务机构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根据《实施意见》,新区将分层分类推动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发展,包括100张及以上床位的养老机构设置内设医疗机构,鼓励500张床位以上的大型养老机构设置高能级医疗机构等。
申江养护院院长徐雯说,自从设置了内设医疗机构以来,入住率从原来的40%提升到了目前的96%,老人和家属都十分满意。
三成养老院设医疗机构
《实施意见》中还提出,强化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机构的签约合作,依托新区区域医疗联合体,推动养老服务机构与本区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口医疗联合体牵头医院建立签约服务模式。同时,新区还鼓励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机构同步规划、建设,支持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法合规在养老机构内部或毗邻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点,提供嵌入式医疗卫生服务。
新区民政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执业的养老服务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周边医院签订服务协议率达到了100%,全区共有11家养老服务机构、27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同址或毗邻设置了医疗机构。
李志伟介绍说,“目前,新区三分之一的养老服务机构实现了内设医疗机构,它们的入住率普遍高于尚未设置医疗机构的养老院。”据悉,新区民政部门将继续从数字化转型、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良性互动、养老服务医疗人员培养等多方面持续推进,让新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医养结合越来越完善,为更多老人提供更优质的养老服务。
浦东招聘网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