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浦东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成果涌现
来源:浦东时报 日期:2025-05-17 浏览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国产创新药正全力“加速跑”,在临床受理、批准数量上大幅增长,多个适应症治疗药物实现首次批准与迭代,为患者带来更多新治疗选择。其中,浦东凭借其完备的产业生态,成为创新药发展的重要高地。

5月12日,复星医药宣布,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FCN-159片(芦沃美替尼片)用于治疗儿童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已被纳入国家药监局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目前该适应症在中国境内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

芦沃美替尼片为MEK1/2选择性抑制剂,拟主要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1型神经纤维瘤病、树突状细胞和组织细胞肿瘤、低级别脑胶质瘤等。截至目前,芦沃美替尼片已有2项适应症的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并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

2024年相关数据显示,MEK1/2选择性抑制剂全球销售额约20.68亿美元,市场前景与临床价值巨大。复星医药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探索创新药物开发与应用,加快罕见病药物和临床急需药物研发,填补治疗领域空白,提升创新治疗药物在罕见病患者中的可及性。

近年来,复星医药聚焦创新药和高值器械,在创新研发方面成果显著。通过聚焦优势管线,实现高效成果转化和创新产品持续落地。在浦东,复星医药布局了多个重磅产业创新平台,如最新落地的复星新禾孵化器,重点聚焦生物医药产业领域。该孵化器依托复星医药集团丰富的产业、投资资源,发挥全球创新药基金优势,开展全球化创新药项目与突破性技术筛选,建设共性实验室、概念验证中心等,为原始创新成果应用落地和未来技术培育提供有力支撑。

浦东是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链条最完整、生态最优良、人才最集聚、创新最活跃的区域之一,日益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助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呈现“全球首个”“持续领跑”特点。近日,荣昌生物、翰森制药新适应症相继获批,为更多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5月9日,荣昌生物自主研发的原创抗体偶联药物(ADC)维迪西妥单抗(RC48,爱地希)获得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上市,用于既往接受过曲妥珠单抗或其生物类似物和紫杉类药物治疗的HER2阳性且存在肝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这是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用于HER2阳性存在肝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ADC药物。

同日,翰森制药宣布,阿美乐(甲磺酸阿美替尼片)新适应症获批上市,用于Ⅱ-ⅢB期具有特定突变的成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此次获批,使得阿美乐在国内获批的适应症数量达到四项。

在新适应症持续获批的同时,创新药“蓄水池”也在不断充盈。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CDK4/6抑制剂羟乙磺酸达尔西利片药品上市许可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宝船生物旗下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单抗的临床试验申请也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有望填补该领域多年来缺乏创新药物的空缺,满足患者临床需求。

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竞争的焦点赛道之一。浦东坚持“研发+临床+制造+应用”全产业链体系化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2024年,浦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4100亿元。未来,随着更多创新成果的涌现,浦东生物医药产业必将为患者带来更多福祉。

浦东招聘网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