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10月第一批入驻以来,我们没有花重金配置任何设备,相当于拎着包就进来搞研发了,项目研发进程非常快。”靶联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开发针对癌症新一代抗体偶联药物的生物医药公司,创始人、首席科学官黄长江透露,在上海生物医药前沿产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上海前沿”),多个项目已经做到了临床前。
6月18日,从“媒体进张江·生物医药专场”媒体沙龙活动上获悉,正加速构建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张江科学城近年来持续扩容开源创新生态圈。以去年落地张江的上海前沿为例,入驻率目前已经达到近7成。其中,近期揭牌的“前沿新药技术概念验证中心”,作为构建覆盖科技成果早期发现、概念验证和技术转移的全链条运营服务平台,旨在加速“0-1”的转化,已储备了多个生物医药前沿项目。
构建起“没有围墙”的创新体系
由上海医药携手一流高校及顶尖科研机构共同创立的生命科学创新孵化引擎——上海前沿去年在张江科学城内正式启用,在浦东打造“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类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构建起“没有围墙”的创新体系。
上海前沿总经理李晓东表示,上海前沿以建设“没有围墙的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为目标。“这里的每一项科研成果都将得到精心孵化,我们是行业链接的桥梁、企业协作的平台、全方位的资源提供者。”
一款新药从研发到上市,要经过十多个关键环节,对大多数生物医药企业来说,要打通这条漫长的产业链,全链条的支撑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处于前沿的项目,需要更为耐心的“陪伴式”投入。
以靶联生物为例,团队专注于开发新一代偶联药物(双抗双载荷)。“我们的项目克服传统化疗和靶向治疗的局限性,为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方案。项目很前沿但是处在早期,不会被大机构注意到,但上药的团队和我们积极对接,对我们帮助很大。”黄长江表示。
项目越前沿,越会耐心陪伴
据了解,在入驻上海前沿的项目中,不少项目虽然切口小,但都具有前瞻性、突破性。比如,上海合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聚焦3D器官模型及器官芯片技术研发;慧合谷(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借助于生物信息学探究与皮肤健康和衰老密切相关的生理学机制,通过CADD、AIDD的领先模式设计、研发与生理学机制相匹配的功能性小分子及活性肽等。
“我们偏向于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入驻企业的项目需要有‘0-1’的创新性。我们除了提供便捷高效的研发环境外,还有后续基金的支持。”李晓东介绍,在上海前沿,项目越前沿,越会耐心陪伴。
由上海前沿与交大医学院联手共建的“前沿新药技术概念验证中心”,已筛选路演项目19个,吸引科研、产业、资本方近300人参与交流,目前正针对第一批申报概念验证项目进行遴选,评审组涵盖成果转化、科学界、医疗机构、产业界及投资专家。“已有5-6个项目正在加紧推进,希望尽快推动研发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李晓东表示。
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浦东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业“核爆点”蓄势待发。以核心区张江为例,科学城已集聚各类生物医药领域创新主体2300余家,相关从业人员9.6万人。全球医药和器械企业10强分别有2/3入驻张江,全球医药20强有10家在张江设立开放式创新中心,中国医药工业百强超过40%布局张江。截至今年5月底,张江科学城累计上市1类新药(含合作申报的)48个。2025年获批7个,其中4个持有人在张江。
上海浦东生命科学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曹丽表示,目前,张江已形成“孵化器-加速器-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梯度联动和创新载体供给体系,打造了药谷平台、飞镖加速器、巢生孵化器等近30家产业孵化器,集聚了强生JLABS@上海、罗氏中国加速器、西门子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等超过20家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利用大企业技术、资本、平台优势对初创企业赋能,加速推动成果孵化,助力生命科技公司轻装上阵、降本增效,提速研发进程。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指导,浦东新区融媒体中心主办,上海前沿、上海浦东生命科学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协办。
浦东招聘网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