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浦东海事打出创新“组合拳”
来源:浦东时报 日期:2025-08-11 浏览

集装箱巨轮精准靠泊、LNG 清洁能源高效加注、渣土运输安全提速……浦东海事局立足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区定位,推出系列创新举措,多维度赋能上海港及长三角航运发展。

 

“套泊”作业激活效能

外高桥港区因船舶流量大、航道密集,传统靠泊模式常导致船舶候泊达8小时,既存在安全隐患又影响船期。浦东海事局推出 “套泊”作业试点,开放江亚锚地部分区域供船舶等候,码头有空位即时衔接,大幅缩短候泊距离。某航运公司船舶借此将靠泊时间从约5小时压缩至1小时。

截至6月底,101艘次船舶通过该模式作业,累计节省码头岸线约1.77万米,增加有效生产时间552.5小时,额外产生经济效益约1310.5万元,船舶平均停留时间缩短16%。“现在像走绿色通道。”企业负责人的评价道出效率提升的显著成效。

 

LNG加注助力绿色转型

“2400立方米LNG加注,10小时完成!”中国首制江海直达型LNG加注船“淮河能源启航”号在外高桥港区为“文景口”轮补给时,船长难掩兴奋。此次作业邻近通航复杂的“圆圆沙警戒区”,浦东海事局通过“一船一策”方案、现场护航与智慧监控结合,全程保障安全。这是长江干线首次国际航行船舶保税LNG加注,标志着上海港服务向长江流域延伸。截至6月,外高桥港已完成4艘次同步加注,总量达8050立方米,为长三角绿色航运注入动力。

 

渣土运输实现“双提升”

南汇东滩N1库区曾因船舶违规航行、候泊过远等问题制约渣土消纳。浦东海事局设立临时待泊区,将候泊距离缩至2海里;编制操作手册规范流程,并联合多部门建立执法机制。

措施实施后,库区消纳能力提升40%,上半年安全处理274 万吨渣土,为长三角类似场景治理提供参考。

 

精准气象筑牢防线

针对港区气象复杂难题,浦东海事局联合气象部门构建“监测-预警-响应”体系,在外四期码头加装自动气象站,捕捉百米内微尺度数据。今年7月局部暴雨前,系统提前2小时预警,避免3艘集装箱船非必要停航。

数据“一键互通”既保障航行安全,又提升港口效率。响应国家《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浦东海事局以创新举措紧扣长三角一体化与交通强国目标,让“降本、提质、增效” 答卷更扎实。

浦东招聘网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