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从2025年“投资上海 相约工博”投资合作推介会上获悉,经过半年多的数据采集,浦东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落地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据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市场总监杨正叶介绍,国地中心研发的环卫专用人形机器人技术,凭借底层与部件的通用化设计,实现了结构化工业、室外环卫、训练场数据采集三大场景的规模化运营。目前,中心已与侨银股份签署意向合作协议,首批机器人将于9月底进入实地场景测试,预计2025年底可在上海街头承担路边清理、垃圾收集、巡检管理等环卫任务。
在此次投资合作推介会上,上海聚焦先进制造业细分领域,正式发布了24个重点工业领域应用场景,涵盖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高端厨卫等前沿领域。作为24个重点场景之一,浦东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通过“技术突破-数据支撑-场景落地”的全链条布局,成为具身智能产业化的优秀范例。推介会现场,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作为企业代表,解读了该场景的发展路径与实践成果。
当前,具身智能发展面临类人感知与执行能力不足的技术挑战,数据匮乏则是产业落地的核心瓶颈。据杨正叶介绍,国地中心作为全国首个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训练场,目前已容纳102台异构人形机器人开展数据采集,累计生成真机数据5万条,预计2025年底真机数据量将突破1000万条。同时,训练场结合合成数据与仿真数据,为企业算法训练提供多维度数据支持。
训练场通过三大服务体系构建产业生态:一是与科研院校及头部企业合作培育20多个真实应用场景,支撑机器人多元技能提升;二是搭建“OpenLoong开源社区”,汇聚各方人才,实现智慧共享;三是依托浦东模力社区平台推动产学研协同攻关,提供具身智能一站式服务。
作为上海打造“AI+机器人”融合创新世界级产业集群的重要支点,浦东人形机器人场景正加速技术转化与生态集聚。下一步,训练场将全面向市场开放,推动更多应用场景落地,助力中国制造业与智慧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浦东招聘网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