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冬季如何提升和强化中老年人的免疫力?这份《实用建议》发布
作者:吴燕 来源:浦东发布 日期:2023-12-16 浏览

  每年的12月15日是“世界强化免疫日”,旨在提升公众对强化免疫的认知。近期,各地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多种病原体叠加流行,中老年人免疫系统面临多重考验。近日,在主题为“提升老龄免疫力科普行动”的座谈会上发布了《冬季中老年人提升免疫力实用建议》,来自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协会代表,就中老年人免疫力相关影响因素、免疫力与感染性疾病(流感、肺炎、带状疱疹)、如何提升免疫力等多角度内容展开探讨。

  图片

  免疫力与疾病往往相互拉扯。进入冬季后,早晚温差变化较大,病毒相对活跃,中老年人由于全身免疫功能的逐渐下降、抵御疾病侵袭的能力较弱,一旦遭遇不同病原体的“反复感染”,身体缺乏康复的“缓冲期”,不仅容易导致本身慢性病控制不佳,造成更多长期健康问题,还会进一步加重疾病负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老年医学科教授、主任医师刘新民表示:“对于老年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光治不防越治越忙’,老年人呼吸道疾病重在预防。老年人肺部感染是推倒老年人体重要机能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预防老年人的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一是要做好免疫接种,二是要提高机体的基础免疫能力,三是要做好科学的日常防护。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这类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冬季中老年人免疫力面临多重考验,对抗疾病的“免疫储蓄”往往受年龄、温度、多病共存以及慢性病控制不佳等因素影响。

  以常见感染性皮肤病带状疱疹为例,慢性病患者离带状疱疹更近。相比于一般人,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发生带状疱疹疾病的风险增加,如糖尿病患者带状疱疹风险增加84%,慢阻肺患者带状疱疹风险增加41%。同时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高于健康人群。

  中华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医院老年医学部主任医师齐海梅表示:“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等常见感染性疾病很会‘见机行事’,一旦中老年人免疫力下降,就会‘伺机而动’,尤其是有基础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更容易遭受这些疾病的侵袭,感染后,不仅对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还会进一步影响本身慢性病的控制。因此,本身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要尤为关注自身免疫状态,例如50岁时免疫力水平是带状疱疹病毒潜伏在身体以后被激活的临界点。呼吁大家平时要多多关注身体的变化,主动免疫,做好疾病的预防和管理。”

  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可以接种疫苗吗?接种疫苗需要注意什么?对此,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刘兆秋建议:“慢性病不是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慢性病人群因其免疫力低下,更易患感染性疾病,亦会加大慢性病管理难度,可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科学选择疫苗接种时机,通过接种疫苗,主动预防疫苗相应疾病。此外,老年人接种疫苗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综合考虑自身健康状况,重点把握疫苗的适用年龄、保护效力、禁忌症这三大‘关键词’,选择适合自己的疫苗。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自身免疫力下降,接种疫苗可以帮助提高免疫力,减少疫苗所针对感染性疾病的发病风险。由于疫苗接种都要遵循一定的接种要求和接种方案,因此,老年人首先要关注适合自己年龄的疫苗进行接种。其次,要关注疫苗的保护效力。如果疫苗的保护效力为80%,接种后能帮助受种者减少80%感染疾病的风险。当然,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保护效力也有所不同。最后,关于疫苗的接种禁忌,一般有3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一是对疫苗成分过敏者,不能接种该疫苗;二是如果患者处在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或者正处于疾病的急性期,建议暂缓接种;三是对于患有免疫功能缺陷或是免疫抑制疾病患者,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

  当前,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多,他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愈发迫切。

  会上,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俞华表示:“中老年人群是各种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加强中老年人疾病科普,帮助他们了解疫苗对于预防疾病的重要价值,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同时,也能实实在在帮助他们在健康实践的过程中真正做到‘知信行’,提升老年生活质量,助力健康中国2030建设。”

浦东招聘网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