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国许多省份都制定了蓝图,加强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支持,培育以创新、高质量和先进生产力为特征的新增长势头或“新生产力”。
在今年地方“两会”上发表的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地方政策制定者对未来几年中国经济格局的转变发出了明确的信号。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许多省份都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作为其主要产业目标之一。
北京、重庆和广东打算升级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产业链,包括电机、电池、电控和车用级芯片。
为了让电动汽车更智能,上海的目标是在智能联网汽车或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国家试点项目中发挥主导作用。
国家省级政策制定者在其工作报告中列出的新兴产业包括半导体、新型储能、新材料、生物制造、智能电网、超高清视频显示、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
在国家追求低碳发展的努力中,预计将在安徽和广东建设更多采用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储能设施,以促进对不断增长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到2023年底,中国新型储能装机容量已达到31.39吉瓦。
广东也强调要把自己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的“高地”。
与此同时,在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电动垂直起降飞机的开发目前正在进行中。
多个省级地区承诺打破技术瓶颈,以挖掘新的增长潜力。
上海已制定计划,大力发展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和操作系统。
北京誓言要在光电集成电路和芯粒技术等半导体技术上取得突破。重庆打算增加对芯片设计、封装和测试以及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研发投资。
位于中国中部的湖北省希望开发高端人工智能芯片、智能机床和先进医疗设备。
一些省级计划包括建立以量子技术、6G、生命科学、通用人工智能(AGI)和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为重点的试验区。
除了培育新产业的企业,地方政府也开始着手使传统行业更智能、更数字化、更环保。
举报/反馈
浦东招聘网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