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研发指数CIRD录得109.9,新能源汽车技术走向国际热度高涨
2月21日,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提供商智能萌芽发布《智能萌芽中国研发指数CIRD 2023中国研发创新活动观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旨在记录2023年中国全社会研发活动趋势,从技术领域、区域和技术走出去三个维度全面了解支撑中国研发活动增长的驱动因素。本报告旨在记录 2023 年中国全社会研发活动的发展趋势,从技术领域、地区和技术走出去三个维度全面了解支撑中国研发活动增长的驱动因素:报告旨在记录 2023 年中国研发活动的趋势,并从技术领域、地区和技术走出去三个维度提供支持中国研发活动增长的驱动因素。
从技术走出去的目标市场来看,中国申请人在欧洲累计申请专利8万件,首次超过亚洲和美国两个地区,年增长率达到24.2%;从区域来看,长三角地区发明专利申请量最高,达到25.2万件,京津冀地区整体更为活跃,年增长率接近10%。
中国国际研发中心研发指数稳步增长,2023 年达到创纪录的 109.9
2023 年,中国科技研发活动保持稳定,全年中国国际研发中心研发指数为 109.9,这意味着 2023 年研发和创新活动比上年增长约 9.9%。虽然与2022年5.2%的全国GDP增长率相比,该指数的表现比2022年下降了3.6个基点,但显而易见的是,研发活动仍然较为活跃,其接近两位数的增长反映了研发活动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继续发挥着主导作用。
从推动增长的因素来看,主要呈现出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政府端的研发投入明显提升,到2023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的科技项目达到1.08万亿元,年均增长7.9%。其次,在研发成果的生产端,在近年来政策注重提高专利质量、专利数量积累减弱的背景下,2023年专利申请总量较2022年有所下降,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申请量大幅萎缩,而发明专利是唯一稳定正增长的专利类型,同比增长5.8%。
新能源汽车引领中国技术走向海外
2023 年,中国许多产业正在加速国际化。以PCT专利为代表的海外技术为例,2023年中国申请人共申请PCT专利7.3万件,年增长率为1.9%。值得注意的是,该数据与2019年四年平均8.7%的增速相比,显示出过去四年,中国技术延续了 "走出去 "的稳健发展态势。
在中国国际创新发展中心重点关注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人工智能、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通信七大技术领域中,新能源汽车在国外的技术表现不断上升。2023 年,该领域全年在国外注册专利 1.03 万件,增长率达 54.9%。同时,新能源领域全年在国外申请专利0.71万件,年增长率为22.6%。这两个技术领域的海外专利申请量虽然不大,但在增长方面的表现却非同一般。在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和太阳能电池这 "三新 "产品中,"技术退出 "的过程可以用高速来形容。
对外技术转移的持续加速与该领域的研发热度密切相关。在七大科技重点领域中,新能源汽车2023年共申请发明专利5.19万件,增长率为21.9%。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一年里,一批企业在海外科技道路上加倍努力、横冲直撞,是中国海外科技的加速复苏。比如,据《宁德时代》报道,2023年中国企业海外专利申请总量达4600件,年增长率达167%;荣耀终端海外专利申请总量达2100件,增长率达117%;此外,比亚迪的海外专利申请量也增长了104%。
欧洲成为中国技术走向海外的首个目标市场
2023 年,中国申请人在这三个地区申请的专利总数将达到 22.8 万件,占全球所有地区申请总数的 92%。
然而,不同地区的海外技术转移活动呈现出显着差异。其中,2023 年,中国申请人在欧洲的专利申请总量达到 8 万件,首次全面超过亚洲和美国两个地区,年增长率达到 24.2%。同期,中国申请人在亚洲和美国市场的专利申请增长率仅为 0.7%和 5.9%。
京津冀城市群发明专利申请增速亮眼
2023年,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广东、江苏、北京、浙江、山东、上海六省市形成了发明专利申请量最高的科技生产第一梯队,全年发明专利申请总量达到99.5万件,占全国份额的三分之二。其中,北京和上海两个直辖市的增长率达到 8.8%左右,除了发明专利申请量较高之外,增长率也同样可观。
从城市群来看,2023年长三角地区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将达到25.2万件,接近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的总和,在规模和数量上均居首位。但从增长率来看,京津冀整体更为活跃,年增长率接近 10%。
基于研发数据和人工智能能力的沉淀,智慧芽推出了 "中国CIRD研发指数",该指数是衡量中国研发活跃度的宏观指数,旨在反映全社会、主要科技领域和主要科技区域的研发活跃程度,致力于成为中国研发活跃度的风向标。
举报/反馈
浦东招聘网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