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陆家嘴街道探索社区街区商圈“三新行动”,推进精品城区建设提速增效
作者:沈丹 来源:浦东发布 日期:2024-04-01 浏览

  日前,居住在陆家嘴的李女士收到了一封街道发出的“春日来信”,信中说,街道以一路(松林路)一园(梅园公园)打造的艺术街区正如火如荼推进,百余株樱花树(染井吉野)已落户松林路,届时邀请市民朋友赏樱花、品咖啡、访名校、逛新街。“想到花满枝头、落樱飞舞,一定很出片。”李女士满眼期待。

  

  去年以来,陆家嘴街道持续推进精品城区建设提速增效,坚持全要素规划、全领域统筹、全过程参与,探索形成了社区焕新、街区更新、商圈迎新的“三新行动”,区域整体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感受度不断增强。

  图片

  

  图片

  梅园公园外围效果图

  

  图片社区焕新:刷新底板 提升成色

  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东昌小区,各项基础配套设施都较为陈旧薄弱。近年来,以社区焕新行动、缤纷社区建设为契机,居民区联合陆家嘴社区基金会、上海大学博物馆等,将小区非机动车停车棚升级改造成“星梦停车棚”,陆续推出了三星堆、龙门石窟文物、岩彩画等高品质的艺术展览,让更多居民与美“结缘”,滋养生活。

  

  随着优质文化资源不断输入,“星梦停车棚”俨然成了“网红”打卡地,社区自治氛围也越来越好。作为首位居民导览员,陈国兴很是骄傲:“停车棚是我们共同的艺术殿堂,如今,大家都从参观者变成了参与者、服务者”。

  

  

  图片

  

  去年以来,街道以“一居一特色”,打造了东一“家门口的美术馆 ”、东昌“三星堆停车棚 ”、市新“艺术电梯”等特色微更新项目,得到了居民们的点赞。今年,街道将完成175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综合整新,以及全部雨污混接点位改造和1343幢老旧小区楼道线缆“四网合一”工程,叠加打造100座缤纷社区小花园,将社区焕新成果“苗圃变森林”。

  

  图片街区更新:转角见景 开门进园

  结合城市街区塑造特色风貌,街道围绕“梅兰竹菊”主题在乳山路、商城路等7条道路的13个节点,布设了咖啡文化主题墙、山石径等艺术装置。与此呼应,街道还联动周边学校、社区打造双拥花园、廉洁花园等口袋公园,并嵌入“慢闪咖啡馆 ”,这种从细节着眼的“小而美”将优化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城市街区气质。

  

  正在更新改造的梅园公园将以拆墙透绿的方式还绿于民。秉承“公园+”设计理念,梅园结合沿线10米范围的道路景观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开放式环境,使公园绿化与周边公共区域真正融为一体,方便更多居民“走进来”“坐下来”。

  

  “此次精品城区改造,我们坚持规划先行,编写发布了《陆家嘴街道精品城区建设导则》,从沿街平面、街道立面、空间绿化,到市政设施、夜景灯光,乃至环境色彩、风貌塑造等,共细化了8大类47项建设要点。”陆家嘴街道管理办负责人介绍,在此过程中,参与式规划的理念吸纳了居民、商户、企业等各类主体共同参与,对搜集到的诸如植入时尚文化、开发短时智慧停车、布设亲子休憩和健身场所等建议加以重点考虑,实现精品城区改造“一件事”串起居民群众“多诉求”。

  

  

  图片

  

  图片商圈迎新:街企联动 资源赋能

  位于东方路浦东大道路口的地铁站上盖,有一幢风塔建筑物。在街道商圈迎新行动中,这幢原本不起眼的功能建筑,被改造成了党群服务站,并依其外形,取名“活力风琴”。

  

  今年3月,活力风琴党群服务站正式对外开放。因其地理位置优越、空间合宜,成为社区15分钟生活圈建设中的新“网红”:站在服务站回廊,陆家嘴标志性建筑一览无遗,服务地铁通勤人群、服务周边企业商务会谈等功能定位打开了街企联动,资源赋能的商圈建设新模式。

  

  通过街企联动,党群服务站已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彰显陆家嘴文化特点和发展精神的服务项目:与桌游出版商联合开发的地铁文化桌游项目吸引年轻一族;与周边学校共创的“用艺术点亮社区”志愿服务品牌,让服务站成为街头的立体音乐厅;与邮政公司联合开发的“邮票中的党史”主题党建项目,为服务站烙上了“初心印记”;作为建在企业身边的服务站,这里无偿向周边楼宇开放,已有数家企业在这里开展技术研讨会、读书交流会、企业文化建设等多项活动;这里还开设了咖啡和书吧服务,路人累了可以在回廊里坐坐,陆家嘴三件套成为打工人眼中不远的风景……

  

  

  图片

  

  

  图片

  

  

浦东招聘网最新招聘信息